碧螺茶香溢洞庭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碧螺茶香溢洞庭

今天《农民日报》头版

聚焦吴中洞庭山碧螺春

跟着发发一起来看看吧


谁摘碧天色。点人小龙团。太湖万顷云水,渲染几经年。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皆对苏州碧螺春青睐有加,赞誉其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如今,在茶叶专卖店或网店搜索,名为碧螺春的茶数不胜数。能独领风骚的,唯有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洞庭山碧螺春。与动辄十几万亩、几十万亩、上百万亩的种茶面积相比,洞庭山碧螺春作为苏州地产名茶,仅有4万余亩,但其知名度、市场份额毫不逊色。2022年,洞庭山碧螺春茶品牌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中排名第六。在有限资源约束下,且看苏州如何提档升级,做强做优“小而精”的洞庭山碧螺春。

洞庭山碧螺春,久负盛名,市场前景广阔。但不可忽略的是,其主产区为洞庭东山、西山,茶农多是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生产,如何将他们组织起来,形成利益联结体,有效开展农业生产管控,品质得到保障?吴中区依靠主体先行,积极推进合作社、集团公司建设,引导产业规范发展。

家家有茶园,户户会炒茶,却“千人千锅”,品质不一。这是吴侬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的动因。2005年吴中区东山镇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宋甫林带领碧螺村215户茶农创办了吴侬,为了塑品牌,严格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从采摘到销售推行“六统一”管理,质优味绝,成为东山镇有口皆碑的老牌子。

新茶人邱晓庭也不甘落后,作为“茶二代”,采茶、制茶从小耳濡目染,为了一口正宗好茶,他坚持用土灶、果木柴火手工炒制,得到茶友喜爱。他组建的岚庭碧螺春茶叶合作社,吸引110户入股100亩茶园。“小而散,一家一户作坊式经营,对产业、品牌长远发展不利。入社后,茶农与我们利益捆绑,按要求生产,品质可控。专业的营销,还能为社员带来二次分红。”邱晓庭说。

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联农富农作用突出,2022年两个合作社竞争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评选,今年初好消息传来:两个双双入选。“在同一块蛋糕下,我们是竞争关系,将蛋糕做大,才能更多获益。”在致力提升洞庭山碧螺春茶叶品质上,这两位竞争者不谋而合。

年轻人想法多、思路活。邱晓庭在纯种老茶树上苦下功夫,“我们的碧螺春为什么能独树一帜,茶树种是基础,洞庭山群体小叶种是我们的‘根’。”邱晓庭一直进行种质资源保护,将传统的群体种统一移栽,改良山场土壤,进行集中管理。10年间,他搜集到50株百年老茶树,因其发芽率低、口感香醇,一斤卖到1.5万元,仍深受“发烧友”的追捧。

跟茶叶打了30余年交道,宋甫林对茶叶市场感知总能快人一步。2012年,宋甫林投资2000余万元修生态防护林、搭梯田、建蓄水池,建成500亩有机茶园,成为苏州首例,从种苗挑选到使用植物提取的生物农药,茶叶28个检测项的400个指标都达到欧盟标准。“有机茶园产量低,1亩能产12斤,但售价不低,1斤可以卖到近万元,可以抢占高品质客户群体。”宋甫林介绍。

“一个产业的发展,最终都会落到主体头上。洞庭山碧螺春产业发展,就是由这些主体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进步,带领2.3万户茶农共奔高质量发展道路。”吴中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周晓春说。

几年前,有茶农为了让茶叶能提早上市,从外省引入了一些早熟茶叶品种,如“乌牛早”,这些茶树采叶早,制成碧螺春卖出高价。这是一种短视行为。东山镇龙头茶企“掌门人”、制茶大师严介龙认为,洞庭山碧螺春,与众多产茶大省的碧螺春相比,能独占鳌头,“种”是关键。千余年来,碧螺春与世代茶农相处中,达成“默契”,选育形成的种质资源——洞庭山群体小叶种茶树,其所含的氨基酸、儿茶素、茶多酚等绿茶品质理化指标都很适宜。

纯种老树种是吴中区珍贵的财富,吴中区对东西山百年以上的老茶树实行专人护养,重点保护,并着手调查茶树生物学性状,挂牌建档,跟踪观察,努力推进洞庭山碧螺春原产地茶树品种的良种化和标准化。茶吸果香,花窨茶味,茶果复合种植,孕育了碧螺春茶的花果香气,这种变化过程需要时间酝酿,越老的茶树越吃香,保护老茶树种质资源的价值也在于此。

周晓春说:“目前吴中区已建立碧螺春种质资源圃4个、种质资源保护基地7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茶果品种选育工作,建设良种苗圃,逐步淘汰改良现有品质低下的茶果树品种,不断提升洞庭山茶树和果树良种率。”

近几年,结合洞庭山碧螺春产区纳入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太湖生态岛建设要求,吴中提出打造“生态绿茶第一品牌”目标,全域开展绿色防控,对区域内茶果间作系统所用有机肥统一配供,废弃农药包装物和农膜统一回收。对获得绿色、有机认证农产品给予100元/亩的一次性补助,吴中环太湖地区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呈现出“双减”趋势,有机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东山镇、金庭镇成功创建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全区27个茶园1.8万亩基地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好的洞庭山碧螺春,不仅对材料、产地要求高,对炒制工艺更近乎严苛。洞庭山碧螺春有传统炒制工艺地方标准,对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4道工序提出了明确要求。严介龙认为,每个炒茶师傅应该把4道炒茶工序烂熟于心,身体有了惯性记忆,才能将最佳香气、滋味锁定在完美的洞庭山碧螺春里。


2011年,碧螺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11年后,碧螺春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又为其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年,获评“中绿杯”全国名优绿茶特别金奖5个,让洞庭山碧螺春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洞庭山碧螺春,历史底蕴深厚,名气大,4万余亩的种植面积,供给有限,在市场缺口下,一些“李鬼”冒了出来,每年洞庭山碧螺春市场销量数倍于原产地产量。

如何更好保护地方品牌走得稳、行得远?吴中区坚持内外兼修,刀刃向内,制定洞庭山碧螺春特色茶产业规划,配备专项资金用于洞庭山碧螺春茶保护并纳入吴中区农业产业化振兴项目发展,近5年累计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于洞庭山碧螺春品牌建设。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坚持“全覆盖”与“双随机”相结合、执法检查与监督抽样相结合,开展洞庭山碧螺春品牌专项保护行动。

今年的大动作是积极推进洞庭山碧螺春茶立法工作。9月6日,《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保护条例(草案)》已经苏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成为江苏省首部关于茶叶的立法项目。该条例也是苏州市首次对名优地产进行立法保护,将对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品种、品牌以及原生态茶果复合系统保护等作出新的探索。

“今年发放洞庭山碧螺春地理标志专用标志35万余枚,认准这些防伪标,你就能喝到一杯正宗的洞庭山碧螺春。”周晓春说。为了更好打击假冒产品,吴中区建立经营主体管理数据库,加强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管理,严格规范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准入标准,67家茶企核准使用“洞庭山碧螺春国家地理标志准用证”,43家企业授权使用洞庭山碧螺春农产品地理标志防伪标识。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在一杯香茗中,感受江南独有的“青绿”。为守护茶香,推动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吴中区保护与开发并行,在茶企、茶园、茶农的共同努力下,让“一片叶子”香飘更远。

吴中农发出品

来源:农民日报(节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